质量管理典型实践
质量管理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时代到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演变和进化,其中人们对于质量的定义与内涵,对于质量管理的对象、范畴,内容和要求也随着之不断向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向管理的价值实现这一本质核心递进。质量管理在人类科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一) 工业革命之前的质量管理
人类历史的长河生生不息,但可以确信的是自从有史以来各种质量问题,以及管理和处理这些质量问题的方法、工具就从未离开过人类社会的生活,以及支撑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劳作及行为。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学会如何区分可以食用的食物,猎人和农夫必须了解如何制造出优良的弓箭和农器,因此人们在实践中活动地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各种质量的知识也就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并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归纳和提升。严格来说,工业革命前,对于质量的定义还仅仅停留在对于产品本身的好坏,那时的产品质量也是仅仅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其对质量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对产品所谓一般功能性的满足和符合,因此这个时期直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可称之为质量检验阶段,即IQC(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阶段,那时人们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即制造后)的检验把关。而质量检验本身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
对有着5000年文明传承史的中华民族而言,我们追求高质量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朴素的质量管理思想和认知,当时的石器工具不仅按照不同的功能、用途进行制作,而且人们还会对于石器所用的石料进行筛选选择,对加工出来的石器产品还要进行简单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功能的使用。如下图所示:
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创造着高质量的产品,随着青铜器的出现及其在兵器方面的应用,世人熟知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宝剑之一,经历了千年历史依然锋利如昔,也见证了我国古代的青铜制作工艺质量的水平。
先秦《礼记》中“月令”篇,甚至专门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记载。其内容就是明确要求制造器物的工匠在其生产的产品上要刻上工匠或工场的名字,并设置了政府中负责质量的官员职位“大工尹”,专门考察质量,如质量不好工匠及所属工场甚至就要受到处罚和治罪。
在六朝古都的江苏省南京市,至今还保留着一段绵延约21公里的明代城墙,该城墙始建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距今虽然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风风雨雨,但绝大部分城砖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完整,岿然不动坚不可摧。如下图所示:
那为何南京明城墙如此坚固呢?这要从修筑城墙的一个重要措施说起,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在修建城墙时创造性地使用了“质量责任到人”的制度,而为了能让这个制度得以执行,朱元璋还配套制定了极其严厉的处罚措施。
其中,南京城墙共使用城砖3.5亿块,其尺寸大小确保一致,每块重达15至25公斤,而且材质均是优质黏土或白瓷土烧制而成。地方官吏为保证城砖烧制的质量而实行责任制,明确要求按城砖的批次和一定比例,将城砖从制砖到烧制到检验全过程所涉工匠、村落、府县的名称都需要铭刻在城砖之上以利后续追责。如下图。也正是在朱元璋如此严厉的责任到人举措下,南京明城墙实现了屹立630多年不倒,坚不可摧的奇迹!
同样,作为现代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的鼻祖,也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如下图:
该法文中就明确规定:对于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交换行为,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位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同时,该法还明确在《十二铜表法》中要求: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图里亚会议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站在现代标准与质量管理的角度而言,这简直就是最早的工程作业标准规范了。